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党建与思政工作网 >> 工作动态 >> 浏览文章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专题会议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30日

4月23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党委书记木红春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贺信精神提出工作要求。校领导、党委委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全文以及省委教工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的通知》。会议指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是云南教育史上的大事、喜事、好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教育工委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贺信精神并召开座谈会,要根据上级重要指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对照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重大部署和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深入开展学习。

 

校领导、党委委员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依次进行了交流发言。

校长子重仁:

作为全国千所高校之一,能够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云南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重视,也对云南教育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应该把总书记的勉励和嘱托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忠诚于党和人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结合我校实际,就是要把贺信的内容转化和落实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来。无论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还是主题教育,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落地见效。

党委副书记张耀: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既是对云南大学百年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云南教育的肯定;既是对云南大学发展的嘱托和期望,也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嘱托和期望。鼓舞于心,重托在肩,自当奋力前行,将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和百年大计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贺信精神,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坚持立德树人、笃行不怠、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围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开展深入研究,并结合民办高校党建积分制和“清廉学校”建设系列行动相关工作要求,以及2023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工作会议和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副校长陈磊: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对云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云南教育事业寄予的深切厚望。我们要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为指引,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确保招生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党委委员、就业工作处处长邓节军: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云南大学及云南教育系统的突出贡献,并对云南教育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提出了奋斗目标。作为云南教育工作者中的一份子,我将牢记使命任务,主动担当作为,瞄准定位,踔厉奋发,把学习贺信精神转化为全力做好学生实习就业、创新创业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党委委员、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张国强: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深层次产教融合为契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创新教学改革,凸显特色、彰显优势,全力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党委书记木红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既是对云南教育的关心和鞭策,同时也对云南教育提出新的希望,云南所有的教育人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收信人。针对我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木红春结合省委教育工委的安排部署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全面领会。全校师生员工要用情来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用心来领悟贺信的精神实质,奋力谱写好学校教育和云南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二是全面学习。要在全校全覆盖传达学习贺信精神,各党支部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进行传达学习,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要以主题班会、团学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传达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组织一次专题研讨会。各部门(二级学院)要把学习贺信精神同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确保学出实效。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宣传贯彻的热潮;三是全面落实。今年以来,教育部多位领导来到云南考察调研,领导们对云南教育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是我校发展的基础,广大教职工要带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